LA专题 | 赵茜瑶 林箐 | 珠三角门户城市惠州和端州“山—湖—城—江”格局的形成机制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19年第9期 P66-74
赵茜瑶,林箐.珠三角门户城市惠州和端州“山—湖—城—江”格局的形成机制[J].风景园林,2019,26(9):66-74.
珠三角门户城市惠州和端州“山—湖—城—江”格局的形成机制
赵茜瑶
女/满族/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林箐
女/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本刊编委/研究方向为园林历史、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区域景观、乡村景观
摘要
惠州和端州(肇庆)同属珠三角区域,作为东江、西江流域各自进入珠江三角洲的门户城市,在历史上均形成了“山—湖—城—江”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延续千年的城市建设,并以优美的湖光山色闻名于世,具有较强的相似性。研究采用比较法,从区域地理条件、形成过程两方面分析研究两座山水城市形成的思路、动因和在地实践方式。研究表明,惠州和端州的区域地理条件和城市选址奠定了形成“山—湖—城—江”结构的地理基础,此后的人工营建中出于城市和农业发展的不同需要,结合自然山水逐步形成了与城相伴的湖泊,并展开风景建设。两城在城市八景上的差异性体现了相似格局下的地方人文特色和审美趣味对最终形成的山水城市的影响。从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功能维度提出对当代中国城市,尤其是发展速度极快的三角洲城市的城市韧性发展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
风景园林;惠州;端州;传统山水城市;韧性发展
中国传统山水城市中,形成“山—湖—城—江”结构的城市不在少数,并且以优美的湖山风光闻名于世。其背后是顺应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的城市营建传统的在地实践。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特色和完整的城市环境韧性系统。
不同于北方地区由于下游河流的频繁改道,城市往往选择在与大江大河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建设,中国南方的城市与水系的关系往往更为亲近,城市常常直接临江而建。珠江流域位于中国大陆南陲,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因素,在古代社会发展较晚。惠州与端州(现肇庆)作为古代珠江地区的重要府城,是珠江的主要支流东江和西江进入珠江三角洲的门户城市,具有分领广东东西二翼的重要战略位置。两座城市在古代开展城市建设的时间相对较早,并持续千年在相同城址进行城市建设,均形成了“山—湖—城—江”的山水结构,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风景城市,具有较强的相似性。
1 现代惠州和端州的城市山水风景
1 区域条件与城市
1.1 珠三角地区的自然基底
惠州和端州所处的珠三角地区,处于地壳构造的沉降区,是海陆之间的过渡地带。其外围山丘环绕、众水汇流,堆积作用旺盛,形成了高度发育的三角洲景观。珠三角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雨量集中,降雨强度大,加之河流本身径流量大,洪水泛滥时有发生。洪水泛滥还造成自然堤;泥沙堆积,堤身加高,又可形成排水不良的堤后沼泽。因此防洪排涝成为泛滥平原生产生活的重要问题,也成为后期该地区人类生产建设活动的基础。
1.2 区域地理条件与城市选址
惠州和端州城市建设的必要性主要是由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影响下形成的门户地位所决定的。惠州“东距潮,西连广,比接赣,南极于海”(明嘉靖《惠州府志》),恰好处于从珠江三角洲通向粤东莲花山脉南北两侧地区的“丫”字形路线的交叉点,可以联系广州和江西、福建,扼守广东东部。而顾祖禹在《方舆纪要》一书的肇庆府条目中之记述:“府带山控江,袤数千里,据广州之上游,当贺、梧之津要。”端州地处珠江三角洲西缘,扼西江的总口,实为两广之间的咽喉,广州西面之屏障。
2 惠州和端州的区域地理条件
优良的区域地理位置使得城市具备优先发展物质经济,进行城市营建的可能。两城分扼东江、西江总口,是珠三角腹地进入粤东地区和粤西地区的门户,战略位置重要,在历史上均长期被统治阶级当作地方中心,在发展上处于区域的前列。此外出于战略防御目的对要塞城市的建设倾斜和士大夫官员的派遣等,也推动了城市发展和风景营建。
而城市自身选址,则受中国古代建城勘察相地的“形胜”思想影响,使之具备了各个山水要素和营建山水城市的便利条件。两城选址周边均具备背山面水的自然山水格局,并且在山与城之间均有大片水泽作为后期形成湖泊的基础自然条件。惠州和端州均紧靠江水,表现出极强的亲水性,这一现象在中国其他的大江大河是不多见的,形成了珠江流域传统山水城市的特色。选址一方面充分利用了江、湖作为城市的防御屏障和基础设施,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较高的洪水风险,因此城市营建需要通过整理水系、发展湖泊和防洪堤防措施提升城市安全,在天然的山水结构上最终形成城湖相依的山水城市环境。
3 惠州城市选址变迁
2 “山—湖—城—江”格局的形成
2.1 城湖一体的惠州府城
惠州西湖因位于城西而得名,其形成是自然和人工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惠州西湖志》记载,大约于东晋年间,受东江自然堤的阻拦,东江泛滥的洪水、西面山地的汇水和山中涌泉在东江之南和西枝江之西的低洼地汇聚形成湖面。西湖能维持至今,离不开历代的修堤蓄水。建造与维护惠州西湖的活动与惠州城市的韧性发展息息相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障城市安全是西湖进行水利开发的首要动因。西湖和东江、西枝江一起让城市几乎四面环水,易守难攻。惠州府城建于山、江之间,春夏汛期会受到山洪和江水暴涨的威胁。西湖的存在,可对洪水起到调节作用,保护府城安全。
2)惠州府城城市的营建和西湖的开发是相互推进的,城市发展加速了对西湖的开发利用,西湖的存在也深刻影响了惠州府城的空间形态发展。西湖“溉田数百顷,苇藕蒲渔之利,岁数万”(民国 《惠州西湖志》),促进了惠州小农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3)宋时的惠州府城面积尚小,城市与湖并未直接接壤。但此时惠州经济发展迅速,在规模开发下,西湖已成为承担惠州府城水利、游赏与文化的一处重要水体。在明清时期由于城市进一步发展扩张,逐渐形成与江湖水岸形态紧密贴合的城市形态。这一形态还让惠州得名鹅城,沿用至今。
4 惠州府城和惠州西湖的营建过程
4)古代惠州的历代官员和居民在对西湖进行水利和农业生产开发的同时,也发掘了其风景资源价值。风景建设的理水通过水利、交通和城防工程的建设形成的堤网系统得以完成,形成水面丰盈、湖山相映、水光接天、幽深旷朗的自然格局。
惠州是目前有文献可考的珠三角地区最早具有城市“八景”的州府城市。北宋惠州郡守陈称“筑堤扞江,以全西湖”(明《明一统志》),他题写的北宋八景囊括东江、西湖以及西湖水源地的关键之处,一半集中于西湖,一半集中在外部的江山胜景,将西湖与府城圈定其中,呈现出田园湖山城市的特色。此后,府城的品题数量不断增加,至民国时期张友任撰写《惠州西湖志》时扩展为十七景,并始终保持以湖山风光为主的特色。
5 惠州历代“城市八景”的空间分布
2.2 端州府城与星湖
星湖旧称沥水,原是西江故道旱峡在北岭山下形成的一片水乡泽国。随着岭南地区在宋代的大发展,出于保护生产生活安全和获取可利用土地的目的,人们对这一地区开始进行人工整理,最终在城市以北形成大型湖泊。
星湖所处的这片水域最初对于端州府城的作用主要在于行洪排涝,影响城址的选择。端州府城建设在一小山冈之上,利用二水分流减轻城市排洪压力,减少洪涝灾害发生。为了保障城市周边农业生产的安全,历代官民对沥水进行多次治理,修后沥水、跃龙窦、新沥等水道引导沥水入西江。并在城外自三榕峡至羚羊峡修筑堤围,防止西江重新进入旧河道引发洪涝。积水基本排走的同时,西江也被固定在南边的水道,进而出现大片适宜耕种的土地。
平原风貌的变化和维持社会稳定的需要促使府城城池开始建设,自宋起经过历代的不断修葺,形成尤为高大坚固的城墙。城外沿城墙在城的东、西、北三侧挖掘城濠,并通过水门与城内的上下濠相连通。城濠体系通过与西江水系及沥湖联通,形成一套具有调蓄功能的城市水系。城内水面的分布与城内的功能布置相联系,发挥着军队官船停泊、生活用水供应、防火等多方面的功能。
宋代随着广东地区的大开发,此地开始兴修水利,开渠筑池,排水造田。通过将洼地㙟田筑成鱼塘,种植蒲草等水生经济作物,肇庆平原的自然风貌逐步发生改变。但到清晚期和民国时期,沥湖逐渐失修,排水的渠涌淤塞,致使涝灾严重。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水库工程将原来涝患严重的部分低产田和㙟塘联成互相连通的6个湖面,最终形成星湖。
6 端州府城和端州星湖的营建过程
明初出现的初版八景以四周山体景致为主,反映了端州作为区域重镇注重选址布局的整体意识。在洪水威胁和军事防御的需求下,城防工程和水利设施的建设成为历代城市管理者的重点事务,因此后续的八景中出现水利和城防景观。此后随着佛教的兴盛以及七星岩和鼎湖山等的陆续发现和整理,人工构筑的占比逐渐加大。
7 端州历代景观集称的空间分布
2.3 两城 “山—湖—城—江”格局的形成特色
2.3.1 “山—湖—城—江”的山水格局
惠州和端州的山水格局均是在天然山水结构下经过人工修缮形成的,天然山水结构的特点是湖泊形成和城市营建选址的前提,决定惠州自西向东形成了“山—湖—城—江”的景观序列,而在端州这一序列转变为自北向南,进而影响了城市的空间形态。
8 惠州和端州的“山—湖—城—江”格局
2.3.2 人工与自然结合的湖泊发展历程
古代中国的城市离不开农耕和水利建设的基础,西湖始于蓄水,沥湖始于排水,但其本质均是为了整理土地以用于农业和城市开发。两城均建设了以城内濠池与城外湖泊为主,与江相连的城市水系。作为城市的支撑系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惠州和端州在中国古代能够在水文条件复杂多变的珠江三角洲地带长期稳定发展。两座城市将水系建设与城市风景开发融为一体,风景建设过程在时空分布上虽然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其背后营建山水城市的思路是一致的。
2.3.3 城市景观特色的塑造
惠州和端州作为古代珠江三角洲区域除广州外的2个区域文化的核心城市,较早出现了“城市八景”。两城虽具有相似的湖山结构,但是基于两地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和人文底蕴,形成的八景具有不同的特色。
3 结语
惠州和端州两座府城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具备湖山结构的临江山水城市,城市的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通过古人传统的空间规划策略和工程建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本质是基于城市所在区域的地理条件进行的人工干预和水文梳理的过程。通过改造自然、发展农业培育土地、建设抵御灾害的安全支撑体系等方式形成了山、湖、城、江一体的景观系统,满足了古人的生存需要,也承载了古人对生活的艺术追求。作为著名的山水城市,湖山范式在珠江流域的代表实践,虽然这两座城市的传统城湖关系早已发生改变,但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快速城市化的今天,两城所代表的传统城市设计,对于提升三角洲城市韧性,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依然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片来源:
图1中端州照片引自http://www.chinadaily.com.cn/m/guangdong/zhaoqing/2011-06/14/content_12689952.htm,惠州照片由暖木先生提供;图2根据谷歌地图绘制;图3根据参考文献[5]绘制;图4据《惠州西湖志》《惠州市城市建设志》相关图纸推测改绘;图 5、7 据参考文献[9]绘制;图6据《高要县志》《肇庆府属基围图》《端州区水利志》相关图纸推测改绘。
为了微信阅读体验,文中参考文献标注进行了删减,详见杂志。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吴庆洲. 中国古城防洪研究[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楼桐茂. 从三角洲的一般特征略论珠江三角洲的几个地貌问题[J]. 热带地理,1981(1):4-12.
[3] 李存. 惠州城市的形成与发展[J]. 地理科学, 1999(2):81-85.
[4] 徐丽. 明清肇庆城市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D]. 广州:暨南大学,2011.
[5] 叶岱夫. 东江河道变迁与古代惠州的城市发展[J]. 岭南文史,2008(4):22-26.
[6] 吴庆洲. 惠州西湖与城市水利[J]. 人民珠江,1989(4):7-9.
[7] 张志迎. 明清惠州城市形态的初步研究(1368—1911年)[D]. 广州:暨南大学,2012.
[8] 梁仕然. 广东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理法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9] 彭孟宏. 珠江三角洲城乡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8.
[10] 肇庆市端州区水利电力局水利志编写组编. 肇庆市端州区水利志[M]. 肇庆:肇庆市端州区水利电力局,1990.
[11] 张致政. 肇庆古城墙的濠沟系统[J]. 肇庆学院学报,2018,39(6):27-32.
[12] 刘明安. 七星岩志[M]. 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0.
[13] 王晞月,张希,王向荣. 古老的城市支撑系统:中国古代城市陂塘系统及其空间内涵探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8,25(10):51-59.
[14] 王向荣, 林箐. 国土景观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山—水—田—城体系[J]. 风景园林,2018,25(9):10-20.
版面预览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19-09刊首语 | 王向荣:以柔克刚的弹性
新刊速览 | 《风景园林》2019-09 韧性景观(全本双语)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19年9期
扫描下方小程序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扫描或点击图片
识别图中二维码购买
《风景园林》2019-09
专题:韧性景观
文章编辑 遆羽静
微信编辑 缪琳
微信校对 王一兰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